1 | 根据汉朝《史书》记载,茉莉花最早起源于古罗马帝国,汉朝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达古波斯、天竺,到了印度后成为佛教圣花,随印度佛教传到中国。
2 | 宋朝时,中国兴起了把香入茶的热潮,因为香在古代是保健品,是药引,茶是药,能够解百毒,最多时有几十种香料茶,经过时代变革,被淘汰掉多种花,只剩下五六种,其中茉莉花占比96%,茉莉花茶由此兴盛。
3 | 茉莉花茶在明朝末期开始商品化,明代顾元庆在《茶谱》一书中较详细记载了窨制花茶的香花品种和制茶方法。在明朝,有大量关于花茶的记载,对于花茶的窨法,原料选择、取花量、窨次、焙干等原始的窨茶法都有了一定的说明。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一书中就有“茉莉可薰茶”的记载。
4 | 清朝时期茉莉花茶更加商品化,北京和天津有数十家茶铺经营茉莉花茶,咸丰年间茉莉花茶成为贡品,慈禧太后对茉莉花有特殊的偏爱。据[清]·裕德菱《清宫禁二年记》:“其头饰上,珠宝之中,仍簪鲜花。白茉莉,其最爱者。”慈禧太后最爱喝的是茉莉双熏,即将事先熏制的茉莉花茶在饮之前再用鲜茉莉花熏制一次。
5 | 新中国成立以后,茉莉花茶一度被称为“国茶”。1972年,毛主席在书房会见尼克松总统时,喝的就是茉莉花茶,基辛格在回忆录中说:“我们第一眼看见的是一排摆成半圆形的沙发....身旁的茶几上总准着书,只剩下一个放茉莉花茶茶杯的地方。”很长很长的一段岁月里,茉莉花茶就是领导干部、平民百姓的“口粮茶”,和那个时代的许多特殊记忆一样,茉莉花茶历久弥香,温暖如初。
6 | 2012年以后,茉莉花茶消费市场分级逐渐成熟,茉莉花茶的品牌化程度和品质都在提升,消费价格也稳中有升,低中高市场已经日趋分级化,总体上看,消费者对高端茉莉花茶的需求正在逐渐加速。
7 | 隔花窨精选有机茶园茶胚,每年九月在广西横县窨制茉莉花茶,由于创新性的采用了隔花窨制工艺,茉莉花与茶胚并不直接接触,如此做的花茶香气浓郁而不失洁净。